安然于内心,协调于现实
发布时间:2016-3-24 10:16:55 浏览次数:963 |
从未想过,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会是一个自我认识的绝佳机会。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长久以来,自己一直都在做一个个案,而自己恰恰就是这个个案的来访者。 最近,一个在企业工作的朋友联系我,他觉得现在不做学术,反而更想做学术。我很好奇,一句“为什么”就脱口而出。提到原因,他说,以前做学术的时候,总是很少思考研究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哪里,而现在,常常在企业里为公司编制选拔人才的问卷,因为问题实际,结果实用,心里觉得这种研究很实在,很舒服,所以喜欢做。他的一席话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他读研期间,我从未听他说过类似的话,只是知道,他一直忙于学术,分秒必争。 你眼中的浮云,或许是他人心头的炊烟。 记得上学期接过一个个案,一名研究生入学不久就想退学。原因有二,一方面他认定自己的学术在当前的设备支持下不会有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忍受不了指导老师苛刻的研究要求和家长的强势。这名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失去了信心,但又不忍放弃来之不易的就读机会,便一忍再忍,痛苦不已…… 也许是我见识还不够。在我的个案回忆里,很多研究生的心理咨询问题均围绕着一个主题——学术的无味感。其原因或是对外界环境的不适,或是为其他目标所分心,或是默认了某种强势的价值观,或是直接妥协于现实。 我也曾是一名研究生,每每碰到这样的个案我就会扪心自问,反省自己:是否动力不足却勉力为之,是否心无所安而妥协现实?对于研究生来说,最大的现实莫过于毕业,而最好的毕业礼物莫过于一份称心的工作。我的来访者常常会这样问我: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我被问住了,因为我也会这样问我自己。直到这个时候,我被逼得没有退路,我才不得不承认,没有什么问题,这样想是人之常情。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你的研究动力还在吗?你还喜欢做研究吗? 很多时候,我和我的来访者们都来不及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开始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处理、成文发表……问题没解决,它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到心里装不下,伴随着症状的出现,我们相遇。 天使与魔鬼,只在一念之间。 有人说,研究就是事业;也有人说,研究就是生活。把研究当做事业的人有时感到痛苦,同时又掺杂着愉悦,把研究当做生活的人时常感到愉悦,但又伴随着痛苦。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痛苦来自于内心,后者的痛苦来自于现实。因此,我会向我的来访者问这样一句话:你是否能够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让你安然于内心,又可以协调于现实? 《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医生,先治好自己吧。” 朋友的话让我再一次正视自己内心存在着的与来访者同样的问题。也让我开始思考,我的研究意义与相关咨询的目的在哪里? 所以,我才有了“安然于内心,协调于现实”的体会。因为,作为咨询师而言,来访者的价值观是没有对错之分的,重要的是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形成这种价值观的原因。于我而言,内心的满意与否是欺骗不了自己的。也许能回避一时,但问题终会浮出水面。 (作者:梁宏宇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