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布时间:2016-4-14 16:22:07  浏览次数:763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是河南省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经贸系于2015年3月起实施,实施过程中,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经管系教师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改的背景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成为摆在中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整理融汇整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工作岗位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各位老师也都在尝试不同模式的教学改革,但成效不明显,似乎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状态。其次,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差,学习兴趣缺乏,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现状,也使得一体化教学研究更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第三,《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成败及步入社会后的职业能力,所以,选择把这门课程作为一体化教学研究的切入点。
二、教改实施方法
    1 调查法
    通过与学生座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最渴望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最向往的师生沟通模式,从而为课题研究找准方向和突破口。
2 测验法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通过形式多样的测验,随时掌握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效果的优劣,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3 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三、实施过程
    1 《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我们运用师生座谈、教研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从学情、校情、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进行《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并于2012年12月制订《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设计方案。
   
2 《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1) 编写《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大纲
本大纲在重新修订的过程中,第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特别注重会计工作的实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二,要在一般讲授系统、全面的会计基础性知识的同时,还要就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其基本理论;第三,要确定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完善学生专业化学习入门的教学。本大纲体现并坚持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指导教师课堂系统规范讲授本课程内容,并实行教师现场辅导答疑,加强学生的预习与复习环节、模拟案例操作与问题分析的测验环节。考核方法:实行过程打分,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实验实习情况。成绩评定:实行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2) 调整《会计基础》授课计划
根据教学需要,重新调整了学期授课计划,本计划制定时打破教材章节设置的壁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对教材顺序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以操作项目为主线,对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教学效果直观,教学任务清晰,这样做下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计划中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由原来的1:1提高到1:3,实践教学时数大幅度提高,突出了中职教学实践操作的重要地位,也为中职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时间保证。
(3)整合优化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采取模拟实训形式,进行课程设计,构建“理论讲授→仿真模拟实训→全真职业化训练”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调整体现在(1)删减:课堂内容的设计打破教材章节设置的壁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2)顺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就是按照章节内容的顺序按部就班的进行讲授、实验实习,这些内容在进行安排时,主要考虑章节的系统性,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用性。一体化教学实施时,我们对教材顺序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以操作项目为主线,对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教学效果直观,教学任务清晰。
(4) 调整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被动地位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老师的教法显得很单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秉持“分析岗位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老师由问题引出理论教学→学生再次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可以得以充分运用。
3 《会计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的总结反思分析
依据新的教学大纲 、新的授课计划,相关任课教师通过2013年春期的实践运用,认真分析研究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执行情况,总结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使得经验能够共享化,不足能够缩小化,提升一体化教学的水平与效果。
 四、教改成果
    1 实施效果及创新点
    (1)突破了《会计基础》教学实践中的如下重点难点问题
    第一,教学过程中把实验室搬进教室,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再由老师解惑答疑,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使得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接近1:3,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时数。
    第二,课堂内容的设计打破教材章节设置的壁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对教材顺序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以操作项目为主线,对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达到教学效果直观,教学任务清晰的效果。
    第三,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得以充分运用。
第四,对学生评价实现了多元化。改变以往一张卷子定成绩的做法,对学生的评价实行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等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中除了期中期末考试终结性成绩外,还包括对平时课堂操作、回答问题、实训作业等技能的形成过程和具体掌握的程度的考评,做到对学生实施全方位考评。
  (2)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首先,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便于营造浓厚的实践操作环境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按照“岗位技能需求→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全真模拟实习”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往往是学生正实践操作着,就需要老师进行理论讲解,理论讲解完,立马投入新的实践操作,整个过程的推进,真的让教室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作用,也彰显了实验室的功能,很好地把教室和实验室融为一体,从而保证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其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更加突出了重视实践教学的职教特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实验实习条件和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大约是1:1;而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时数与实验教学时数的比例接近1:3,实践教学时数的大幅度提高,突出了中职教学实践操作的重要地位,也为中职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时间保证。
第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布置一项任务,学生就开始动手做,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最后由理论再指导实践操作,学生学一个操作项目,就有一项操作成果,一学期积累下来,学生都是在成就满满的心境下度过,结果是学生愿意学了,教师自然更愿意教了,直观的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教师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途径的激情。
2 教改的初步成效和收获
   (1) 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提高
由于一体化教学中突出了岗位能力的培养,强化了技能训练,目标性很强,同时评价又注重了技能的形成过程和具体掌握的程度,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差距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实有明显提高。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又去丰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当老师给出的问题在自己的努力下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后,他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触及到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明显发挥“乐学”、“好学”的心理作用。
(3)学生岗位意识、职业意识明显加强
由于一体化教学的学习内容是从职业岗位职责和要求中分离出来的,且教学方式又采用了模拟操作的边讲边操作的情境教学,很多知识学生都是在操作中自己感受的,岗位意识和专业素养也必然会让学生有切肤的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对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的职责就会有较为明确的感知,学生对财务工作应该具备细致、谨慎、诚信、热忱这些基本素质就会有很真实的体会,职业岗位意识明显增强。
(4)  参与课堂的学生增多了
在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执教的陈娅教师专业功底扎实,又有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丰富经验,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基本要求,因此所提问的问题都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将要碰到的问题相关,学生为了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大多数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常就一个问题追根问底,并且要自己动手操作,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一体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已经被学生接受和认同。
五、问题和反思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老师也认识到在执行一体化教改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反思的地方:
1 避免过分追求一体化
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应有它的适用对象,比如某一些课程、某一些教学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为了过分追求一体化教学这种模式,为了一体化而一体化,会在课程设计时,突出了实践性,却破坏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这种做法显得过分僵化,不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这在以后的教改中,需要我们改进完善。
2 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一体化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对教学方案的思考和完善外,对于整个一体化教学的推广和建设,应有深层次的后续探索。
(1)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大家集思广益、长久努力;另外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会更繁重,对一体化教学而言,最大的阻力,就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固化的思维对新思维的局限性,所以,课下的精心准备,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初步实施《会计基础》一体化教学的阶段,教师为了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只好把传统教材的顺序打乱,整个课程体系也就显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由此可见,开发一个适合一体化教学使用的教材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3)一体化教学的推广,对于它的适用性要谨慎对待
并非所有的课程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最佳的选择,比如文化基础课,另外,即使对于同一门课程,也并非所有的章节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都是最佳的选择,比如《会计基础》前四章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育教学技术就更加适合。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它的先进性,也会有它的局限性,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排斥其他先进的教学模式,而是各种教学模式的最佳组合,作为教学,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采用一种或几种恰当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做到扬其长、避其短,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版权所有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地址:南阳市雪枫路与北京大道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