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关注心理健康系列评论之四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有效识别、精准到位干预,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而进行压力疏导。然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的学生心理测评工作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需不断调整改善。心理测评是一项专业度非常高的工作,学校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测评手段,及早发现、科学识别、实时预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妥善应对。
就心理健康检测的内容设置来看,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要关注深层的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学生已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我伤害意向等,属于结果变量;增加心理问题发生风险概率的预测因子,如完美主义、消极观念、消极亲子互动环境等,则属于原因变量;对处境不利于学生有保护作用的因子,如积极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心理韧性等,属于调节变量。学校在心理测评内容的选取上,既要考虑因,也要考虑果,还要考虑因果之间的调节因素。二是心理健康检测不仅要关注负面消极心理问题的识别,也要关注正面积极品质的评估。三是要根据测评对象的年龄特点,设置心理发展适宜性的测评内容。例如,小学初期的入学准备水平、小学中期的行为问题和同伴关系、小学末期的小升初过渡期心理准备、初中阶段的自主意识和青春期心理特点、高中阶段的生涯成熟度、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和迷茫感、大学末期的择业效能感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测评内容重点各有不同。
除了需要注意测评内容的设计,测评的形式也很重要。学校除了自陈量表外,也可利用“360度评价”来提升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自陈量表具有主观性和掩饰性等弱点,而增加他人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伴互评等评价途径,则很大程度上实现了“360度评价”,有利于获得更全面的心理画像。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评内容包”,实现持续追踪和实时预警。对此,心理健康测评时,要考虑每学期有不同的“测评内容包”,如“入学适应包”“毕业准备包”。同时,可以考虑在每个月用不超过10道题目的超简测试进行采样,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压力、情绪波动等核心指标。
利用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是学校识别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环节,其中也有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学校要注意心理测评的局限性,规避可能发生的伦理问题。尽管优质心理测评的信度和效度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不能做到百分百精准判断。因此,对于测评结果显示为高风险群体的学生,要先通过外围关系人访谈(以非正式和委婉的方式)、本人二次测评、本人访谈等程序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考虑启动进一步的援助行动方案,以免引发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二是要设置自动触发机制,提高反馈结果应用的及时性;设计分级反应机制,按金字塔模式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学生给予关注,并预先设定不同测评结果的反应预案。
例如,对于高风险学生启动包括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等在内的多方讨论,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或转介通道;对于较高风险的学生,提示班主任加强关注并及时记录和沟通信息等。三是要围绕测评结果,通过培训活动普及心理常识。围绕心理测评中的概念和模型,学校需要向家长和教师群体普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把心理测评工作与教师培训工作和家长课堂工作相结合,让教育管理者通过熟悉心理学概念来认识学生、了解学生。
(作者系吉林警察学院警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讲师) |